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5月31日开通试运行
5.5公里全封闭非助力自行车专用路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
本报讯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5月31日,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试运行,构建了一条连接回龙观与上地地区的绿色交通走廊。开通后,自行车专用路将直接服务于沿线约1.16万通勤人口,30分钟内可从昌平回龙观骑行至海淀上地软件园,将有效缓解13号线回龙观与上地区域的交通压力,改善区域绿色出行环境。
此前,昌平回龙观至海淀上地软件园区受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阻隔,两地之间自行车连通性较差,居民早晚高峰出行主要依靠地铁,加上排队时间,平均出行时间约40分钟。自行车专用路的建成对优化该区域交通组织结构,促进该地区交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据悉,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是北京市第一条专门服务于自行车通行的道路,该路的建成对落实北京市新总规、促进绿色出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项目也是“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自行车专用路全长6.5公里
其中新建段5.5公里,为全封闭非助力自行车专用路
自行车专用路起点位于同成街与文华路交叉口,沿地铁13号线北侧向西经回龙观、龙泽地铁站,上跨京藏高速,下穿地铁13号线、京包铁路,沿龙域环路至西二旗北路,与现况自行车系统相衔接,终点位于后厂村路与上地西路交叉口,道路长度约6.5公里。其中新建段5.5公里,为全封闭非助力自行车专用路,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原西二旗北路辅路为改造路段,约1公里,可照常行驶。
全封闭非助力自行车专用路路面净宽6米,设计车速为20公里/小时,骑行限速15公里/小时。
自行车专用路于2018年9月开工建设,经过9个月紧张施工,成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环境复杂等不利因素,顺利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为市民绿色出行增添一抹“新绿”。在建设过程中,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昌平区、海淀区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协调、征拆工作,有力保障了项目的推进。
自行车专用路24小时开放运行
出入口专人维护通行秩序
自行车专用路24小时开放运行,除遇有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予以关闭,其余时间均正常开通。
为满足不同骑行者的使用需求,提高自行车专用路便捷性和舒适性,在出入口坡道首次设置了自行车助力装置。该系统上行设置自行车传送带,减少使用者推行难度;下行设置阻力装置,提高安全性。目前共在6处高架桥路段的出入口安装了7套助力系统。自行车助力系统参考地铁13号线运行时间,设定为5:00-00:30,以方便地铁乘客使用自行车专用路。在使用助力系统时,市民只需要把自行车轮胎放入助力系统凹槽中,助力系统自动启动,骑行者只需扶着车就可以前行。
结合地区出行特征,自行车专用路设置潮汐车道,并用清晰醒目的颜色进行标识,既满足高峰时间交通的需求,还有效节约了道路资源。潮汐车道由东向西开启时间为0:00-12:00;由西向东开启时间为12:00-24:00。
为做好自行车专用路秩序维护、设施巡查及使用等工作,养护管理单位实行24小时巡查服务,在每个出入口均明确专人负责道路秩序维护,并对欲上自行车专用路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及行人进行劝离。
市交通部门温馨提示,为了大家的出行安全,请市民遵守自行车专用路通行规定,安全骑行,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行人禁止进入全封闭非助力路段。
自行车专用路设置出入口8处,平均间距780米
出入口及周边地铁站配置停车位约3900个
结合周边居住区、地铁站、公交站及相交道路等情况,自行车专用路共设置出入口8处,其中桥梁段6处,路基段2处,平均间距780米。沿线设置服务区,为骑行者提供如厕、驻车休息等服务。
专用路出入口对应相交道路具体如下:
出入口编号 相交道路 出入口形式
起点 文华路 路面骑行
① 文华西路
(回龙观站)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② 育知东路东侧辅路(回龙观站) 推行梯道,设助力系统
③ 育知东路西侧辅路 推行梯道,设助力系统
④ 育知路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⑤ 京藏高速东侧辅路(龙泽站)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⑥ 京藏高速西侧辅路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⑦ 龙域西一路 路面骑行
⑧ 龙域中街 路面骑行
新建终点 西二旗北路 路面骑行
充分考虑自行车专用路与地铁站、公交站及现况慢行系统的衔接,在起点、龙泽站、回龙观站和京藏以西路基段设置停车架108组,可满足3240辆自行车停车需求,在回龙观地铁东侧设置立体停车库1座,可提供650个自行车停车位,供私家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停放,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的就近接驳。同时,昌平及海淀区在回龙观及软件园配置了8600个共享单车停车位,采用北斗定位坐标对停车位进行信息采集。各共享单车企业配合启用电子围栏功能,引导骑行人规范停车。昌平、海淀区和各共享单车企业还将加派运维人员在停车区域进行调度和管理,维护停车秩序,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非机动车秩序环境。
自行车专用路骑行应遵循八条规定
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禁入
为加强自行车专用路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委联合发布《关于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交通管理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明确自行车专用路为仅服务于非助力自行车通行的城市道路,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此《通告》仅适用于5.5公里全封闭非助力自行车专用路。
《通告》规定,在自行车专用路上骑行时,应遵守下列8条规定:
实行右侧通行,不得逆向行驶。自行车专用路中央设置潮汐车道,应按照潮汐指示标志行驶。自行车专用路上禁止停车。因发生车辆故障等原因无法行驶的,骑行人应紧靠路右侧,就近出口推离自行车专用路。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行驶,骑行最高时速不超过15公里。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转弯时让直行车辆优先通行,转弯前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车辆行驶。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通行规定。
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自行车专用路道路设施。
遇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条件或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实行交通管制。
自行车专用路采用多项节能技术
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特点
为体现循环经济和全寿命周期理念,结合自行车通行桥梁桥身轻盈的特点,自行车专用路高架段采用了大悬臂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桥梁各构件在工厂内进行模块化加工,到现场拼接安装,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融合海绵城市理念,自行车专用路设计雨水系统,因地制宜,采用雨水渗、蓄技术高效利用地表水资源。地面段照明采用超级电容光伏路灯,与传统蓄电池太阳能路灯相比,有工作寿命长、微光充电、无重金属污染等优点,更加节能环保。
为最大限度拓展桥下空间,本项目采用了轻型桥梁墩柱,将照明设施嵌于栏杆内,隐于桥体管线,桥面设置造型新颖的穿孔板栏杆和防水减震伸缩装置,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桥梁构造的人性化和精细化。
跨京藏高速桥梁采用四跨变截面V墩刚构体系,整体桥型为流线形,结构优雅、动感、充满活力。主体结构采用耐候钢,兼具环保、耐腐蚀和免维修的特点。栏杆设计集防风、防抛、防眩、降噪四大功能于一身。同时,跨京藏桥梁加宽桥面,解决了京藏高速两侧行人过街问题,并设置无障碍电梯,满足特殊人群过街需求。
打造城市绿道和自行车主题文化公园
大力普及骑行文化
为使自行车专用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提升街区品质,自行车专用路沿线同步开展了绿化景观工程建设。起点处打造自行车主题文化公园,桥下段打造绿色廊道及花池台地,累计种植乔木1602株,灌木2506株,地被1.9万平方米,草坪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3万平方米,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健身空间。
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后,将加强上地产业园和回龙观大型社区的紧密连接,有效改善大型社区居住品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同时对上地地区产业园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作为北京市第一条自行车专用路,其安全、舒适、便捷的特点将吸引更多的市民选择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对实现“低碳交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