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箭扣长城跌落重伤后的反思

这篇短文本来重阳节那天就想写了。


重阳节讲究“登高”。我是在重阳节之前的十天,也就是10月7号扎扎实实登了一回高——登上北京市郊著名的箭扣野长城,然后不慎摔伤,右肩锁骨及四根肋骨骨折,到今天整好两个星期。

这两个星期过得不轻松,期间的一些经历、感受、零星的思考,我想赶在淡忘之前,大概写一写。毕竟,登野长城而跌落、重伤不死的人不会很多。这篇东西,从我的角度写出来,不为哗众取宠,只当留给这次惨痛经历的纪念,同时给热爱户外运动、喜欢不走寻常路的朋友们一些警示。

缘起——
这十几年,我去过北京很多次,但从没去过长城。在我的印象中,八达岭长城是翻修过的,人满为患、到处刻满了“XXX到此一游”,这样的长城我不想去。我只想触摸真正的长城古迹,独自、或者和三五好友在古老的烽火台上静静的坐一会儿,感受华夏文明的历史与厚重…… 这个愿望,在我心里扎根已久。

我也听说箭扣长城年久失修,有几处特别危险,好像每年都有事故发生。但我不怕,总觉得自己年轻,身体素质好,小心点就不会有问题。

盲目自信的结果,是对危险估计不足。

事故发生——

2018年10月7日,天气很好。我们三人自驾,清晨9点就到了箭扣长城脚下,徒步上山,一切顺利。

这是当天第一处比较危险的区域,手脚并用,顺利通过。

“北京结”前后一段,有修缮正在进行,时值正午,工人们多在休息。

青砖条石,苍茫、千里江山……
这绵延在崇山峻岭间的长城,远望不过是一条色带。

前方是“鹰飞倒仰”,城墙上的路被阻断,一块牌子上写着“正在施工”。

没有路了,那就找一条路出来。三月在前面探路,我和CHI后面跟着,就这样沿着东南面的城墙根继续向前。走了不知道多久,眼前出现一面不太高的岩壁,目测五、六米,几乎垂直,但有可以抓、可以踩的缝隙,甚至还有人工戳在岩壁中间的两根钢筋(一长一短),显然是“前人”留下的。那意思是:此处可行。只要爬上这段岩壁,就可以爬回城墙上……

今天写这篇东西,我微信上问三月有没有拍岩壁的照片,他说有,于是发给我。

虽然照片的拍摄角度和我们当时攀爬的立足点不同,还是可以一定程度还原我跌落的“轨迹”。

三人攀爬,我最后一个上,有一小段时间是三人同时贴在岩壁上。事后说起,如果第一个爬的人失手,跌落过程中砸到后面两个人,那就是“多米诺骨牌”加“保龄球”的效果,伤情将更加不可想象。

当时的情形是,他俩都上去了,已经不在我视线内,只听得见说话。我在岩壁上距离终点两米左右的地方停下来,进退两难——不知道下一步脚该踩哪里,手抓哪道石缝。岩壁接近于垂直,我如果想原路退下来,下撤每一步的落脚点也看不清楚。

我怂了,对三月他们说我现在的位置有点尴尬。三月说刚才他也觉得很难,但还是上来了,过了那一段后面就还好,没办法了,这条路不能回头……

我身体贴在岩壁上,仍然进退两难。四周静悄悄的,抬头,煦暖的阳光从头顶四五米处透过城墙隘口照亮这一面高处的灌木……

这是北京最好的季节,一个特别舒适的午后。明天我就要回上海,正午12点的高铁。

然而此刻,我贴在这岩壁上,没有人可以帮我,不远处有两只乌鸦飞过,叫声在山谷里回响。

乌鸦……

不得不说,乌鸦的叫声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稍稍镇定一下心绪,我决定尽快摆脱困境,于是我伸出左手去抓前方的一道石缝,又或者是石缝里伸出的一截什么。说真的,记不清了,这一段莫名的模糊,就像我摔伤后,有人问我身体哪个部位最先着地,我也想不起来。

回忆这一段的同时,我感觉自己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后背隐隐冒汗。十四天了,我只模模糊糊的记得,当时左手不管抓的什么,总是抓住了的,问题出在后一把,是右手没抓住。我的背包也重,十几斤,在那一瞬间导致身体重心脱离岩壁。右手抓空的同时,身体往斜后方倒,于是左手也抓不住了……

身体后仰的瞬间,我意识到今天要糟。整个人沉重的摔到地面,紧接着是翻滚。后背、肩膀、大腿…… 一连串的撞击,可能也就是三、四秒的时间。我不知道自己都撞到了什么,眼镜当然是飞了,翻滚中什么也看不清。我被摔懵,也岔了气,发出几声闷哼。

当我本能的挣扎着坐起来,眼前竟然是一条窄窄的土路。这时候三月和CHI在高处焦急地问我怎么样。我记得是过了几秒,也许十几秒,等缓过劲来,我还摸了摸后脑勺,手上有血,于是回答说“我还好,可能头破了。”

想必是“头破了”这三个字令他俩很紧张。等三月从其他什么地方找到路下来,跑到跟前焦急地检查我的伤势,这个过程也许几分钟,也许十几分钟。

等待期间,我觉得冷嗖嗖的,开始哆嗦。我不知道要等多久。十几米外有阳光,我居然挣扎着站起来,背包扔在原地,一个人走到阳光直晒的地方,静静地站在阳光里取暖。我身上各种痛,站姿一定很难看,我站在那里,像是一棵受伤的树木,在长城阴面最后的阳光地带获取能量。

时间:10月7日下午1点45分左右

等待救援——

三月是资深驴友,听CHI说,他在一个玩户外的群里发消息求助,打了求救电话,包括110。

我虽然摔够呛,但头脑始终清醒。这时候阳光带已经上移,站在林荫里不动就很凉。三月坚持把他的外套脱下来给我穿上。他继续续奔走求助,包括用手机拍岩壁的照片发出去,也是应救援队的要求,帮助他们判断位置。

三月在手机里听到蓝天救援队最初的回应是:他们争取在40分钟后到达。这是一个很令人宽慰的消息。我头上的伤口很小,不需要处理就已经止血,其他伤势等一等无妨。但因为疼痛的关系,我已经站不住了,他俩帮我躺倒、靠在一个斜坡上休息。

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这期间三月的手机响过几次,包括110询问我们三个人的姓名、职业、身份证号、每个人的手机号…… CHI回忆说,电话打进来三次、问了三遍,像是不同的部门在做记录。

坦率的说,我们觉得很无奈,苦笑说:这时候不是应该先安排救援吗?问这些有什么用?而且同样的信息问三遍,持续耗电。我们当时在等救援,这只留给救援队的电话应该尽量省电,保持畅通不是吗?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开始担心。下午四点多,天还是亮的,但是山里的气温在下降,我穿一件抓绒、加一件薄外套半躺在地上都觉得冷。三月跑来跑去的时候不觉得冷,这时候只穿一件短袖,站在林荫里,这样他也坚持不了多久。

还要等多久? 如果救援再不来,等到天黑,下撤的难度会更大。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一条通往山下村子的土路,要不要自己往下走? 试试吧,他们扶我起来,然而这一次站起来,我已经疼得迈不动步。下撤大约两、三公里的山路,我这个样子是不可能走下去的。

没办法,再等等……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山下方向有动静了。

“是救援队吗?”

“是,我们马上到。”

一块石头落了地,三月和CHI说话的声音都透着轻快。我没有表现得很兴奋,但也放了心。

从打第一个求助电话,到救援队抵达,实际等了大约三小时,三月的手机也确实在救援队抵达之前没电了。不能说这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三小时,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时常回想起这次经历。我知道自己摔得很重,单是软组织挫伤不可能动一动就牵动全身的痛,但是我还能站起来,头部只有小伤,只要天黑前能等到救援队,局面就不算太糟。

三月和CHI也说,我躺在那儿几个小时,表现得很乐观,甚至有点话痨。我叮嘱三月爬到高处观察地形的时候要小心,叫他们吃东西补充能量。好吧,我五根骨头折了还要被你们嫌弃,不管以后是不是惜字如金,今天我都要郑重的再说一遍:很感谢你们俩。

救援队队长询问我的伤势,譬如从多高的地方摔下来,哪个部位先着地…… 他用手解开我的衣领,摸了摸我的肩,说“别担心,应该没有骨折”。然后是团队七人非常专业的配合,我被抬起来放到担架上,戴上头盔,固定位置。这是山地营救专用的担架,可以结合伤者的体型,像包粽子一样半封闭的裹起来,方便在复杂的山地环境快速移动,除了在斜坡上拖行,也可以在落差较大的地方垂直上下。

三月说,根据他的GPS记录,从营救点到山下的“旧水坑”,直线距离1.5公里,山路蜿蜒大约三公里。救援队拖着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好在当时天是亮的,我眼前只有天空和摇曳的树枝。过后有朋友问“你躺在担架里的那一个小时在想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

大难不死,躺在担架上,我心想以后一定要敬畏自然,珍爱生命,扶助弱小,奉献爱心……

不开玩笑,我是相信这些,但当时并没有想这么多,我只想放松心情,但也放松不了。

救援队长说我没有骨折,这是一种心理安慰。我潜意识里很愿意相信他的判断,但是刚才站起来那种钻心的痛,我知道肋骨肯定伤了。走那样的山路,没有人可以把我舒舒服服的悬空抬下来,所以多数时间只能在地面拖行。地面的坑坑洼洼,不可避免的震动、挤压…… 别忘了,我实际是有骨折的,而且不止一处,是五处,痛苦在所难免。

我不想每痛一下就呻吟或者惨叫,那只会增加救援队员的负担,增加他们在下撤途中的危险。所以躺在担架上,我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咬牙忍住,尽量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中途有一段颠簸的厉害,我“嗷嗷”的叫了几声,那实在是没忍住。

6点20分左右,到达“旧水坑”,救援圆满成功。

救我下来的,是怀柔消防支队国际会都中队的七名消防官兵。队长唐五君帮我坐到三月的车上副驾驶位置,我这时候精神很差,告别之际,很诚恳的对他说了一句“谢谢你们!”

怀柔区的警察,一位警官上来询问我的基本情况,又核对了一遍身份证号、手机号。完后很善意的概括了两个意思。一,你受伤了,我们该营救的营救;二,“箭扣”很危险,经常出事,爬野长城是违法的,你们以后不要再来了。

天色已晚,三月驾车,CHI坐后排。从怀柔开往市区医院的这一路,很奇怪我身体基本不疼,精神也稍稍恢复。我们这时候才有机会回顾和检讨今天的事情。

反思之一:量力而行,不要拿险境做练习场。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没有周密计划,装备不足,行进中见招拆招的探险。在垂直岩壁上攀爬,没有必要的防护,彼此也没有照应…… 我虽然有几次比较艰苦的野外徒步经验,但从来没有练习过攀岩,第一次怎么就敢这样爬。爬上去了是侥幸,爬不上去,就是现在这个结果,惨痛!

反思之二:冒险之前,先想想你的家人/爱人。

我是为了完成一个宿愿来登箭扣,不幸跌落。好在及时得到救援,头没事,脊柱没事,这会儿在家养伤,还能敲键盘写一篇东西出来检讨和反思。如果当时头摔破,血流不止,等不到救援队出现我肯定就已经“挂”了,那我的家人怎么办,我的女儿怎么办? 想到这里,不禁毛骨悚然。

这次伤好以后,我不会战战兢兢的从此告别户外运动,但一定会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项目。出发前必须做足功课;带上需要用到的最精良轻便的装备、包括急救包(药品、绷带等);行进中与后方保持联系,让家人朋友知道自己的位置,甚至实时分享坐标数据;根据需要购买保险——包含第三方救援的旅行意外险。危急时刻,动用直升飞机也不必担心成本(如果是国外旅行的话,切记要在出发前购买,否则不能理赔)。

反思之三:认清自己的使命,什么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事!

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关系,这篇事故回忆从10月21号开始写,到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就在21号傍晚,我又看到三月在群里发来一段视频和一条快讯——又一名驴友从箭扣长城摔下来,生死未卜……

那是一段手机拍摄的视频,碰巧记录了几十米外一名女子从山崖上跌落的情景和一声惨叫,很难说我和她谁摔得比较重。

当晚10点,《北京晚报》发了报道——

同样,我摔伤的那天,也是晚上10点,《北京晚报》报道如下:

吉人天相,命不该绝,万幸……这些话是因为活下来了,才有机会说。如果不幸摔死,那就只有一句:天堂里没有箭扣之险,节哀顺变。

我自己编的笑话,却笑不出来,也请朋友们深思。

“箭扣”因为名声在外,每年每季,不知有多少人会来攀登。那些网上流传的图片、驴友们的描述,都不足以反映它真实的危险程度。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蕴藏的危险时时在变。去年前年还能踩稳的一个落脚点,今年可能一踩就塌,塌一片…… 山间的一阵大风、一场大雨、一团雾,都会突然提高危险程度,令你措手不及。

别说什么征服大自然,与天斗…… 过时的政治口号而已。没有什么雄奇壮美,值得以生命的代价去看一眼!

当然了,这句话是对大多数人说。 真有那无牵无挂,随时准备好牺牲,充满幸福感上路的人,就算是不理解,我也表示尊重!

并不是因为受了伤,我胆怯了开始变得保守。实际上我一直这样认为:每个人需要认清自己的使命。如果你的使命(此生最重要的事)是去登珠峰,那你就该去!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付出代价,是幸福的。

向救援队致敬!
三月和CHI说起,下撤途中,救援队还给了他俩两件外套穿上。队长唐五君是湖南人,在救援队已经工作了很多年。“箭扣”有几处特别危险,经常有驴友跌落受伤或者被困,需要救援。他的一句话令我们感慨不已。这句话是:只有你们活着,我们的救援才有意义!

论身体素质、专业训练,救援队的战士比我们一般人强得多。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疲劳,也可能失误。在某些救援过程中,他们承受的风险,比涉险者本人更多。出于对他们的爱护,每一个户外爱好者,也应当谨慎,不给自己埋雷,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忙。

22名“驴友”被困野长城 救援队冒雨攀爬5小时搜救
驴友爬野长城踩空 警方启用直升机救援
12小时箭扣野长城搜救 消防员连夜救下11名“驴友”
两名外籍游客大年初二爬箭扣长城被困
摄影爱好者在蓟州野长城走失 志愿者连夜救援
2驴友爬野长城坠崖 营救人员徒步4小时艰难搜寻
两游客迷路被困,野长城危机四伏
聋哑人被困野长城 救援人员连夜上山
…………
网上随便一搜,就搜到这么多,“野长城”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故发生地,而每一次事故发生后,都是救援队冲在最前面。

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出发,不是为了自己玩得开心,而是去救险救命,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限于篇幅,我还有很重要的部分没有写,譬如这次摔伤后,我在北京的好朋友田曦,提前赶去积水潭医院准备轮椅,从晚上8点多到第二天凌晨2点,和另外两个伙伴一起,给我推轮椅,陪着我做检查、拍片、化验、讨论治疗方案…… 那是一个肉体痛苦、内心却无比温暖的夜晚。10月8日,三月给我送来一副备用的眼镜,开车送我到高铁站,田曦推轮椅护送我回上海继续治疗…… 当我经历人生的一场磨难,是身边的亲情、友情,让这一切变得有价值,而不只是磨难。

受困野外,打电话求助,为什么救援队需要很久才到? 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确定事故发生的位置。我们了解到,原来手机定位只能定位到最近的基站,微信的“位置共享”到了深山老林里也会有很大的误差。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受困者和救援队更精准的定位? 户外驴友们常用的那几个手机app,上面记录的行动轨迹数据,在当时是否可以发给救援队甚至110?

北京积水潭医院,那一夜,几个小时的急诊,个中滋味……

回到上海,我肩上的锁骨骨折,究竟是做手术植入钢板固定,还是保守治疗,我花了两天半的时间来做决定。

第一次全身麻醉,上手术台的感受。

我计划陆续抽时间把这些故事写出来。

我的人生经历,所思所想,工作、旅行中的故事,以及摄影作品精选——ICT酋长日志,有兴趣就请关注吧。我不能承诺每周更新,但一定付出真心和诚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