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在4720米高原上捡垃圾
作者:鲁朗基地第二期驻站志愿者刘莉萍
她今年58岁,在鲁朗基地大家亲切地喊她“刘姐”,是资深的骑行爱好者,曾“乘风破浪”一次性骑行4000多公里,从浙江温州到辽宁锦州。因为对骑行和公益的热忱,她始终热情满满、活力四射,让我们来听听她在318国道上捡垃圾、宣传美丽公约文明旅行的所见所想吧!
6月24日,我们鲁朗基地志愿者一行9人到色季拉山口捡拾垃圾,同时向游客传递蓝丝带,宣传美丽公约文明旅行的理念。
色季拉山口位于318国道沿线,海拔4720米,是川藏旅行的游客必经之地。
从鲁朗小镇到色季拉山,15公里的路程,海拔上升一千多米,一路盘山而上。
今天阴天,远远望去色季拉山顶的白雪并不明亮,暗暗的有些无精打采。我们捡拾垃圾的目的地就是色季拉山口风景区。
我们到达山口时已经十点多,受疫情影响,游客并没有以往那么多,景区有些清静。
色季拉山口景区石碑的后面是个由碎石构成的山坡,有十几米长,山坡的石缝里,到处散落着红牛、娃哈哈等饮料的空罐空瓶和各种食品包装袋等。在4700多米的高海拔上,我们这些来自内地的志愿者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石头间,用夹子夹起杂七杂八的垃圾,放到环保袋里。垃圾有的卡在石缝里,有的埋在泥土中,很难用垃圾夹夹起来,因此志愿者们只能用手一点一点地拨出来放到垃圾袋里。刚开始我们是分工的:有的袋子装回收价值较高的三色瓶,有的袋子装回收价值低的脏污瓶,有的袋子装铁罐铝罐等金属,有的袋子专门装不可回收垃圾……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我们一下到山坡,就完全乱了章法,因为每个人身边的垃圾都太多,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混乱地掺在一起,石间又行动不便,很难将身边的垃圾送到专用袋子里,只好一股脑将能捡拾起来的垃圾都装在自己的袋子里。没多久,每个人都装满了两三个垃圾袋,累得气喘吁吁。
“刘姐辛苦了!”志愿者丹尘对我说道,我随口回:“我不辛苦,我心痛,太心痛了,不文明的游客扔下太多垃圾啦!”看到那么多垃圾,真的太心痛了!多少人向往雪山高原的圣洁美丽,它的脚下却布满了瓶瓶罐罐,山顶的圣洁被山底的垃圾无情地玷污。难以理解,奔着美来的人,为什么会破坏美?破坏美的人,为什么还要慕美而来!
午饭,大家是在路边吃的面包。
这时,骑行的、自驾的游客也开始陆陆续续到达山口,停车休息。
志愿者给骑友分发蓝丝带,讲述美丽公约理念
我顾不上吃饭休息,见到有骑友骑车过来就赶紧给他们拍照,见到停车休息的骑友就上去攀谈、交流。我的衣兜里装了一袋椰奶咖啡糖,在和骑友交流的同时送上一块糖,补充能量缓解疲劳,一人一块,没多久就送完了。当然,送糖的同时还要在他们的车把上系条美丽公约的蓝丝带,告诉他们,骑行途中无论多累,也不要随手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文明骑行,还要向身边的朋友宣传递美丽公约文明旅行的理念。
今天遇到的年龄最大的骑友,已经71岁了,他来自山西,大大的驮包上面醒目地写着红色的“心旅318”,我又在驮包上系了条美丽公约的蓝丝带,整个车子显得更精神了!老人家说:“我绝对不会乱扔垃圾的,我自己带了塑料袋,一天用一个,晚上扔在垃圾桶里。”我很感动,向他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表示了感谢,他说这是应该的,谁都不应该乱扔垃圾。
71岁的骑友
今天遇到的最让我高兴的骑友,是来自东北的一位小伙子,黑黑的壮壮的。当他停下车,看到我拿着蓝丝带向他走来时,他笑了,说:“大姐,我都认识你了,昨天在鲁朗见过你。”我定睛细看,原来是前一天在鲁朗客栈我向他传递蓝丝带时,他没有接受,他说,“我不会乱扔垃圾的,蓝丝带我就不要了。”当时我对他说,“我相信你骑行途中不会乱扔垃圾,因为骑行的人都有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意识,我向你传递蓝丝带,是希望你能把文明旅行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骑友、更多的游客,让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我还对他说,“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拒绝我蓝丝带的骑友。”因为那天他的拒绝,失落和郁闷的心情成为了我的一个心结。
来自东北的骑友
没想到今天在色季拉山口又遇到他,他先认出了我,我也认出了他。我说:“你就是昨天没要我蓝丝带的骑友,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系上!”他笑了,说,“系吧,昨天我是看到你手上只有一条了,我才没要的。”他又叫来了同行的骑友,也都在车把上系上了蓝丝带。我们加了微信好友,他关注了美丽公约公众号,知道了美丽公约擦亮天路活动是由西藏自治区旅发厅主办支持的之后,更对美丽公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询问了志愿者活动等相关细节问题,他说,“大姐,我太佩服你了,以后我也要来做志愿者!”
也许是我的坚持和执着打动了他,也许他本身就是热爱环保的人士,不管怎么说,多了一个为美丽公约传递蓝丝带的人,多了一个传递文明旅行理念的人,我的内心还是蛮欣慰的。
骑行者自行车上的蓝丝带
这次离开他的时候,我很开心,昨天的郁闷一扫而光。58岁的小老太太,高兴地孩子般连蹦带跳。不是为了一条蓝丝带,而是为了一个理念,为了一种意义。
今天遇到的最让我感动的骑友,是来自长沙的一位女士,才三十多岁,当她听我介绍了美丽公约,她大为赞赏,并让我看了她车子后面带着的红牛饮料的空罐。我很感动,同时也为有这么高素质的骑友而感到自豪。骑行圈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累到崩溃时,连耳朵都觉得是多余的。而这位说骑就来闯川藏318线的女士,在拼色季拉山的连续上坡路时,她仍然把空饮料罐带在车上,没有随手乱扔。她感谢我们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一切,我们感谢她用自己的行动自觉地为环保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她主动要求和我们志愿者一起合影留念。我相信,她对美丽公约的高度认可,一定会让美丽公约文明旅行的理念在她的骑友间生根发芽。
来自长沙的骑友
骑友车后座绑的垃圾
今天在色季拉山口,捡拾垃圾之余又为骑行和自驾的游客传递了三十多条蓝丝带。
午饭后大家继续捡拾垃圾,又把捡拾的垃圾按照基地分类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统计。大家用垃圾夹在脏污不堪的垃圾堆里拨来拨去,挑捡着可回收的垃圾。这些垃圾,如果在平时大家一定会绕开走的,而今天,我们作为垃圾分类回收的志愿者,每个人都认真的分捡、分类、计数,没人嫌脏,没人躲避。捡着、数着,突然感觉捡拾垃圾有了一种光荣的使命感!
志愿者在进行垃圾分类
今天我们九位志愿者共捡拾塑料瓶、饮料罐等垃圾1700多件,清理后的色季拉山脚下,洁净清爽。我们返程时,远远望去,高高的色季拉山上的白雪明亮的闪耀在蓝天白云间,用它的圣洁美丽向我们致以了谢意!
6月24日的南迦巴瓦峰
回程途中,我们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南迦巴瓦峰,就在我们走到它对面的时候,傲岸的南迦巴瓦峰轻轻的撩开了云雾缭绕的细纱,在厚厚的云雾中向我们展现了尖尖的峰顶。那一刻,我们惊喜地欢呼雀跃,一天的疲惫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想,这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环保公益者最大的奖赏吧!
感谢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对美丽公约活动的大力支持!